欢迎您来贵州人才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职场资讯 > 职业规划 > 敢闯敢试 开拓奋进
敢闯敢试 开拓奋进
作者:https://www.12114job.com/ 时间:2021/7/1 阅读:2365次

时光不滞,奋进不止。

西南腹地的贵阳市,在历史发展的年轮上书写着“创新驱动、后发赶超”的时代华章,欠开发、欠发达的面貌得到巨大改变,经济社会发生诸多深刻变化。

从“零”到“千”的巨大变迁——1949年,贵阳国内生产总值只有0.54亿元;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到10.77亿元;2020年,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11.65亿元,是1978年的400多倍,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从“闭”到“开”的巨大变迁——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成为国家物流枢纽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贵阳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彻底撕掉了闭塞、落后的标签。

从“弱”到“强”的巨大变迁——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13.4:65.4:21.2调整到2020年的4.1:36:59.9,实体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一产稳中向好、二产转型升级、三产做大做优的产业发展格局。

每一次巨大变迁,都彰显着贵阳“创新驱动、后发赶超”坚定不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每一次巨大变迁,都更加坚定贵阳昂首阔步迈向更加壮阔的新征程的信心决心。

打好开放牌: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表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只有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发展的动力才会越来越强。

从1985年获国务院批准为甲级开放城市,到引进华日牌电视机、风华牌电冰箱、红星牌拖拉机等制造生产线;

从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到吸引100余家国内外500强企业落户;

从偏居西南一隅、欠发达的内陆省城,一跃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城市、首个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

数据显示,仅“十三五”以来,贵阳累计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75个,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1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65亿美元。

回顾峥嵘岁月,开放给贵阳带来了不竭动力,为了扩大开放,贵阳更是不遗余力。

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2017年,贵阳制定出台《贵阳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行动计划》。2018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大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出台系列配套文件。2020年,贵阳编制综合物流枢纽产业规划、对外贸易“十四五” 发展规划等,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全面构建对外开放通道。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开通航线254条,年旅客吞吐量超过2100万人次。形成了连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地区的“2小时至8小时高铁经济圈”。以数博大道为“中轴线”的城市骨干路网加快建设,“一轴五环九横十纵”城市骨干路网加速形成。息烽港、开阳港建设进一步加快,以乌江航线为主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水上通道即将打通。

做大做强对外开放平台。2012年,高新区被列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2013年,贵阳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成为全省首个综合保税区;2015年,形成“四轮驱动”开放新格局,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高标准举办数博会、电商峰会、中国——东盟教育周、酒博会等重大活动。

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环境。制定《贵阳市关于鼓励利用外资的若干措施》《贵阳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及处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全面深化简政放权、推行一网通办、实施精准服务、打造智慧政务。积极的开放姿态、更好的营商环境,让贵阳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连续四年上榜中国最佳表现城市,国际友城和友好交往城市达到17个,与19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

实干出实绩,通过一系列举措,贵阳已跃升为西部交通枢纽,西部地区建设货物集拼、分拨及中转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与西部地区连接的重要“门户”,已从一个信息闭塞、贫穷落后的西部欠发达城市,发展成为一个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的内陆开放型城市,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城市价值大幅提升、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

推动强实体: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历史经验表明,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重大问题,贵阳在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步伐越来越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将发展实体经济视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实体经济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也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十三五”以来,贵阳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地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大力实施做强实体经济新产业发展三年攻坚行动,纵深推进“千企改造”“千企引进”“万企融合”,狠抓先进装备制造业、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等六大新产业和汽车、生态食品等骨干重点产业链,全市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大数据与工业融合逐步向纵深迈进。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为8.3%,累计完成工业投资(不含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859亿元。

站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回望贵阳发展历史,我们欣喜地看到,贵阳正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土。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纵深推进“千企引进”“千企改造”“万企融合”,基本形成以烟草制品、装备制造、磷煤化工、特色食品、医药制造、铝及铝加工、橡胶及塑料制品、电力生产及供应等产业为重点的产业格局。

产业空间布局更加科学。高新区、经开区积极推进“飞地模式”,白云区铝产业资源向清镇市转移,乌当区进一步深化大健康产业布局,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初步成型,数博大道沿线新兴产业加速布局。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0年初,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67%,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42.7%,全市工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较“十三五”初期进步明显。

制造业加速迈向中高端。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贵阳比亚迪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项目相继落地。贵阳海信电子有限公司、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制造业企业不断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型升级。

商贸业持续振兴。制定出台《贵阳市振兴商贸“百场千店万铺”建设攻坚行动计划》,完善《贵阳市商圈布局规划》等。数据显示,仅2019年,贵阳就新建成9个中高端卖场、购物中心、步行街项目;2016年至2019年,贵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2.7%、11.7%、8%、6.2%,排名均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贵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大城市的基础进一步夯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越发稳健。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贵阳市将继续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聚力推动中高端制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加速形成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新征程中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多作为。

融入新格局: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有人说,20年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画卷之一。在此期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明显提高,整个西部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贵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撕下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全省、全市GDP分别增长16.3倍和14.7倍,贵阳市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中大踏步前进、取得历史性成就。

来之不易的成绩,印证着贵阳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留下的铿锵足迹——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抢抓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机遇,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扎实做强高质量发展经济“底盘”,推动实现“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奋力前行……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贵阳来说,这是方向,是使命,更是机遇。

面对历史给出的考卷,贵阳正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昂扬斗志,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奋力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勇当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排头兵。贵阳围绕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扩大内需提振消费、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集聚创新人才队伍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提出到2025年,城市常住人口达到7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到203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贵阳综保区以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及口岸延伸监管作业区建设为载体,构建“多港联动、多式联运”的陆海联运体系,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通国际货运便捷通道,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贵阳高新区通过建立完善数字产业重大项目库,对企业产业链补链强链进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积极探索数字赋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大力发挥对外开放“桥头堡”作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加快推进“1+4+5”口岸体系建设的步伐,充分利用“临空+枢纽+口岸+数字+生态”的叠加优势,深度融入国际国内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

沧海横流方显英勇本色,敢闯敢试成就伟大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贵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强烈的省会意识和省会担当,顺应历史潮流,回应人民期盼,奋力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迈向更加壮阔的新征程。


来源:https://www.12114job.com/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