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明区召开2019年民政、残联、红十字会工作会,总结2018年工作成绩,部署2019年工作任务。此次工作会给人最大的感受是,今年南明区民政、残联、红十字会3个部门在总结2018年工作成绩上突出务实,用数字说话,在部署工作任务上,突出聚焦各自的主责主业和落实工作举措,力促让愿景变成现实,为南明群众释放更多福祉,具体是:
	数字”民政  群众受益
	2018年,南明区民政部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新理念,为群众释放更多“民生福祉”:
	全年按照“673元/月”新的城市低保标准,为215405名城市低保对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5295.0085万元;
	为3586户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费242.6395万元;为748人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06.38万元;
	为3046人次城乡贫困患者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704.92万元;为1762人(户)各类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金730.79万元。
	按规定发放206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地方一次性经济补助229.04万元;
	建成10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让众多老年人就近享受养老服务。
	2019年南明区民政部门将持续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新理念,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功能,聚焦养老产业。
	要做的工作有:将低保标准从“673元/月”提高至685元/月,全面推广运用“云上贵州APP”低保户定位及信息查询软件,5月底前完成低保动态管理及年度考核,同时开展低保专项治理,确保兜准底、兜住底、兜好底、兜牢底;
	继续按照城市低保标准的1.6倍执行“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确保今年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半失能特困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45%;
	围绕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5张的目标,建设6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确保2019年新增床位200张,同时建立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到2019年年底,养老机构50%以上护理人员具备初级以上养老护理技能。
	此外,还将开展“寒冬送温暖”、“接送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完善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落实好最基本的社会服务。
	残联“四助力”释放更多政策红利
	2018年,南明区残联用足用好国家、省、市针对残疾人出台的各项扶残助残惠残政策,通过康复项目助力、技能培训助力、关爱帮扶助力、文体活动助力“四助力”模式,为残疾人释放获得感:
	实施97名0--6岁残疾儿童康复工程救助和21名15岁以下不同程度残疾儿童彩票公益金救助项目,发放安装重度肢体残疾人轮椅、坐便椅、双拐、助行器、大(小)腿假肢等适配辅具265件;共办理残疾人证630个;
	扶持建立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基地)3家,扶持残疾人创办企业35户,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期,培训残疾人150名,新增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基地就业、个体和自主创业等方式就业残疾人175名;
	有132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享受不同标准的助学补助金额34.5万元,2614名残疾人享受179.928万元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5户残疾人家庭接受无障碍改造,26名残疾运动员参加贵阳市第十一届残运会,获得了14 金3银4铜最好成绩。
	2019年,南明区残联继续通过“四助力”模式,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具体有:根据《贵阳市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实施方案》,制定落实《南明区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的实施办法》,对区内残疾人创办的企业等进行资金扶持;
	开展145名残疾人及盲人就业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筹建一个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打造以残疾人就业中心为枢纽、众多社会民间力量为辅助的开放型残疾人工作体系;
	开展30余期残疾人干部、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专职委员等康复托养、教育就业等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残联系统工作人员服务残疾人能力;
	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实施《南明区0-15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实施方案》,让有需求的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服务;
	办好“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家庭“五个一”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探索建立集“残疾人基础信息、残疾人就业创业、法律援助、专项需求调查、基本服务需求和残疾人办证系统数据”为一体的南明区残疾人大数据服务云平台,让残疾人享受更多便民服务。
	“务实”红会  服务群众更贴心
	2018年,南明区红十字会聚焦核心业务工作,人道救助、“三救三献”、“红十字会志愿服务”等业务工作成效显著:
	辖区2953名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失独家庭、计生困难户等特困群体获得人道救助,10所学校、11个乡、社区的13700余名学生、市民群众接受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3080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利用“5.8博爱周”、“6.14献血日”等节日,累计献血737400毫升;
	全区范围内器官捐献登记9人,遗体捐献登记187人,角膜捐献登记16人,成功实现遗体捐献、人体器官捐献2例;
	全年开展“陪你·走进春天”、“缅怀已逝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等红十字会志愿服务活动25次,受益人群17000余人。
	2019年,南明区红十字会将继续聚焦红会核心业务,为群众提供更多贴心暖心的红会服务内容,具体有: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开展区级、乡(社区)两级“博爱送万家”活动,助力脱贫攻坚;
	聚焦“三救三献”核心业务,抓好红十字会专(兼)职干部及志愿者和应急救援演练和培训,全年完成21所中小学100名校园救护员持证培训,组织开展6000人次的救护知识推广普及;
	组织社会组织开展好2019年“博爱送万家”、“人道关爱困难妇女·普法宣讲在社区”、“明礼知耻·崇德向善——造血干细胞、人体器官讲座”、“与新时代同行·人道关爱在春天”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红会社会影响力。
	为做好各自的重点工作,上述3家单位还与区直有关部门、乡、社区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化了工作落实,将全国、省、市民政部门、残联部门、红会部门会议精神落到实际行动上,确保工作能如期完成。